🗞️我也开始写 newsletter 了
2022-1-23
| 2024-11-8
字数 968阅读时长 3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一、缘由

(一)反思

与《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的《关于这封 newsletter》中提及的相似,自高考之后,排除各次考试,我似乎已经许久没有写下过什么了。
回顾使用过的信息渠道,我之前几乎都是从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被动接收信息。虽然手机就能方便查看,但是平台往往充斥着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
大二开始接触到了 blog、新闻聚合网站“今日热榜”、视频。研究生期间接触的 newsletter 和播客让我惊叹到“原来超链接还能这么用!原来内容还能如此有温度!”。
此外,即使是学术方面,除了专业方向的硬核文章,其实也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文献。但是除了开组会,也没有尝试过与他人分享。
 

(二)门槛不高

刚开始接触 newsletter 不久后就感觉这好像也不是很难呀,国内和国外互联网都有现成的平台。相比视频,创作门槛已经降低很多了。
听了徐涛和方可成的一期播客,里面方可成老师把 newsletter 分成三类:curation(内容策展)、日记家常、垂直领域内容。其中的内容策展类型门槛最低也最开放。
读比较重要的论文都会使用模板进行总结,即使编辑成 newsletter 发布,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三)锻炼输出能力

给教授写信感觉糟透了!由于实习和学业原因,给国内和国外的教授都写过信请教问题,要么想不出如何表达,要一个字一个词扣着写,要么混杂着胡言乱语和废话。
很喜欢《若有所播丨To Be Podcasting》,曾经想要回信,竟然不知道如何下笔表达自己的喜欢。最后得到了作者的回复“Don't explain, just feel.”。
 

(四)满足分享欲

有一种观点表示,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话把知识复述出来,就是没有掌握好。The 3-2-1 Newsletter 有一期提到“If you can't learn the basic skill of showing up, then you have little hope of mastering the finer details.”,虽然单独摘抄出这句话有点断章取义,但是以上种种都加强了我心中的疑问:“Why not give it a try?”。
并且之前与好朋友分享过对优质信息的喜爱,也会把喜欢的 newsletter 转发给他,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个人 newsletter 的早期试验了吧。
希望分享不仅能满足我的虚荣心(我也是创作者了!),还能作为我认识朋友的渠道。
 

 

二、我的 newsletter

  • 驯鹿漫游:内容策展类型。分享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及一些联想。不定期更新。
 

 

三、感谢

  • 创作者:感谢各位创作者持续创作内容。
  • 感谢老板:硕士生第一个学期的放养让我有时间不务正业。
 

 

四、漫游

 
 
 
 
  • douban-imdb-api:一个基于豆瓣、IMDB、烂番茄评分的电影电视剧双语(中英)数据api接口
  • UGC
  • 我在华南师大的四年我的媒体食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