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南师大的三年
2024-8-14
| 2024-9-12
0  |  阅读时长 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
模仿自 Light 的《我在南大的四年

开始硕士生活之前

我本科毕业那段时间找过老板面谈,想问老板假期应该如何准备。老板的大致意思是最好学点东西,但是没有明确说学什么,于是我开开心心地去实习了。
当时疫情还在反复,但是社会上还是一片欣欣向荣。我在开学之前就报名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想着硕士阶段努努力,看有没有机会混一个中厂的工程师或者搞一个博士,实在不行就回家当教师,现在看来真的是一语成谶。
 

硕士一年级:2021/09—2022/08

学习

开学的时候我以为老板会有很明确的任务或者方向分配,但是发现完全不是。老板对学生是完全的放养。
入学之前,我查看了老板在学院官网上的信息。我粗略看了老板的所有论文,搜索了老板所有指导过的项目。我向老板表达过我想跟他搞硬件的想法,并且解释道东莞有挺多公司搞硬件的,如果研究生有相关经验,可能找工作回顺利一些。但是老板说他的硬件搞的都是嵌入式硬件,让我不要选这个方向。一是嵌入式硬件的学术性不强,选这个方向不容易发文章;二是这个方向天花板不高,都是苦活;三是嵌入式硬件都是他带本科生比赛选的方向,他之前的硕士都没有选这个方向。接着,老板让我和师兄师姐沟通,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工作。
我与所有师兄师姐进行联系,但是所有人的方向都不一样,所有人的方向都是新方向,所有人都是自己负责的方向的开山大师兄大师姐,所有人都说自己的方向没前途并对我进行劝退。其中一个研究脑电信号处理的师兄直接和我说,目前这个方向的性能指标已经做到 99%+/100% 了,他强烈不建议我选择这个方向。
和老板说过我所了解的情况之后,老板说他再想想,并且让我先学深度学习。老板说他能想到的几个方向和深度学习结合会比较容易发文章。于是我开始学习吴恩达的《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
我以为研究生的课会和本科的课很不同会很有水平会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上课一星期之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研究生的课也是就为了让我混个学分。不过,上研究生的课能很明显地看出不同老师的性格以及能大概看出不同老师带研究生的态度。是很 push 还是很放养,是夸夸其谈型还是切实指导型。
开学之后我每天花一至二小时复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大概复习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去考试了。教师资格证的科目一考试要写一篇作文。我忘了题目或者说主题是什么,但是作文里的理论我想不出高大上的东西,只能用举例子来凑字数。我举的例子全部都是播客里听来的和 newsletter 里面提及的科技界的人物的例子。不过我写作文的时候,才发现我只是大概知道这些大佬的例子,但是这些大佬叫什么名字或者说大佬的公司叫什么名字,其实我只有很模糊的印象。
我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体验了帮老板改作业、监考、改卷,我当时是本科生的时候不知道在普通学校备考的诀窍是复习作业题并着重做熟上几年的考试原题。到我改作业和改卷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老板出的考试题都是前几年考试题以及作业题的变形。特别是给补考的学生出的试卷,都直接是布置过的作业题的原题。可惜还是有几个学生很多道题是空白的。
寒假的时候,我学完了吴恩达的《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又去学他开设的 TensorFlow 课程。一下子就发现面面俱到的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方法行不通了。这个课程里面包含了 TensorFlow.js 和 TensorFlow server 端,我粗略地学了几节课,再评估预测了我将来的使用环境,发现根本不会用到它们。Okay,直接放弃。但是,不得不说,TensorFlow 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时候那个进度条是真的帅和解压。
学完 TensorFlow 发现很多论文的实现是基于 PyTorch,很多论文里的创新点是对模型的一个模块进行了魔改,如果要使用 TensorFlow 复现,那就要用到 legacy mode。但是经过实验,开启了 legacy mode,实验的速度慢了一倍不止。没办法,又要重新去学 PyTorch。
下学期在明知道硕士上的课都是没用的前提下,我还是选了《高级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这门课。这是一门关于网页项目构建的课程。我以完成这门课为目标,逼自己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简单复习了 HTML、CSS,粗略学习了 JavaScript、React、Vue。这是我第一次非常明显地体会到从上至下的实用主义的高效性。从项目需求出发,需要什么学什么,遇到困难了再去学对应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在项目过程中,我感觉我自己就是 Hackathon 的主办方、裁判、参赛选手,我自己同时是程序员和产品经理。
我刚开始当硕士生搞科研,听了不少报告、看了不少文献,我天真地以为方法越复杂越 fancy 结果就越牛逼。但是根据我的实验结果,我发现这不完全是,简单的方法也能达到非常非常好的实验结果,甚至在大数据量和小数据量的实验情况下都可能达到。
老板让我去研究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图像处理,我看了挺多文献,发现绝大部分文献都是描述研究者用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在一个非公开的数据集上取得了比较好的识别或者分类性能。到了硕士二年级,我才从和老板的对话以及和实验室其他同学的对话中,学到这种成果叫做发现性成果。某种程度上,发现性成果是建立在数据集的非公开性上的。I did not get it, but I was in awe!
我联系了很多与 ASD 相关的文章的作者,没有一个研究者愿意分享数据集。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说将会有未来的工作建立在对应的数据集上,所以不方便分享;有的说数据集是组里的大老板给的,他不知道能不能公开;有的说数据采集的过程签署了相关协议,协议规定不能分享;还有的回复说没有签署相关协议,所以不知道能不能公开数据集,所以暂不公开。在讨要数据无果后,我打算先做实验看看相关论文里面的深度学习模型。我以为凡是作者给其起了名字的模型都是很牛逼的(是牛逼不是厉害),像 VGG、ResNet 之类的一样。可是我做实验之后发现不是的。我测试了很多在 ASD 图像处理中很牛逼的模型在分类猫狗图片任务中的性能,发现它们的性能其实并不算好。我以为是我的参数设置问题。在试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放弃了,并且理解了 backbone 这个词的含金量。
在进行 ASD 方向的初步调研多次碰壁之后,我把检索重心放到了寻找使用了公开数据集的论文上。可是这依然不顺利。我向老板报告了我遇到的困难,老板问我说我有没有能力做一个公开的 ASD 数据集。我说绝对不可能。我以普通学生的身份不可能联系到相关愿意参与实验的 ASD 儿童,不可能找到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者或者医生来给数据打标签。
老板思考了两三天之后,让我换方向到表情图像或视频处理上,表示有可能这相关的工作最后还是能用到 ASD 图像处理上。Fine。我重新开始初步调研重新开始查文献。我在 2022 年六月份左右发现了 Facial Micro-Expression Grand Challenge(MEGC)这个挑战赛,并且在七月份申请到了 MEGC 的相关数据集。这是我第一次使用 FTP 传输软件下载东西。我用服务器下载了一天一夜才下载完。数据总共有大约 30 G。由于下载进程始终在线,服务器管理员还来问我是不是在偷偷挖矿。
当数据集下载完并确认完整之后,我知道这才开始了第一步,而且未来的实验难度肯定不低,但是那个时候我确实开心了一天。
 

生活

用了四年的小米笔记本持续出现问题。根据教程换键盘,竟然要把风扇拆下来?!带着疑惑拆完了才发现不是的。心里默默骂了一顿这个教程的作者。据说硅脂暴露在空气里就不能用了。行吧,又买了相变硅脂涂上。换好键盘换好硅脂之后,我自己写了两篇教程。大概描述的是如何换硅脂,以及如何在不用换硅脂的前提下换键盘。
区块链、Web 3.0、NFT、元宇宙开始流行。写这篇 blog 的时候是 2024 年,这几个词已经很久没在热搜榜上面了。现在大家讨论的都是 All in AI。可是 2021 年的我完全不懂【周期】的意义。我当时觉得全社会全世界都在谈论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一定很牛逼一定很有前途。我当时已经大概了解到互联网的比较重要的赚钱逻辑是卖广告。但是我一直没搞懂上面说的这些热词的未来盈利方式是什么,或者说我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了解了很多所谓的变现渠道,但是我都不认为那些能成功。可是,那么多大佬为这些新概念站台,愚蠢的肯定不是这些大佬而是我,对吧。当时我甚至还想过如果我追热点把硕士的研究方向变为区块链,有没有可能搞出大制作。我甚至还去查了国内研究区块链的老师,确实发现有不少老师是研究区块链金融的,可是我一直对区块链持怀疑态度,没有迈出这一步。应该是好事吧。
我在实验室不断更新扩大自己的工位。本来我用的是实验桌,已经比格子间的桌子要大一倍。但是我所在的实验室(303)人很少,六张桌子四个人,我把旁边的实验桌清理好了,那我就一个人占两张实验桌了,大概相当于四张格子间桌子那么大吧。
为了装逼,我花了点时间了解 Royalty Free Music,收藏了不少网站,同时发现了 AccuRadio 这个网络电台。每天一到工位,就打开 Classical Relaxation 这个频道。
我从每个星期主动找老板报告,到有阶段性成果或失败再找老板报告,到非必要不找老板,因为我发现我找老板沟通任务进行中的问题,最后都变成他在吹水。老板也承认他在技术方面帮不到我。找了老板几次之后,我发现了规律。我都在早上十一点半左右找他,他赶着十一点五十去吃饭,会比较迅速地和我一起沟通或者帮我解决签名等问题。
 

值得提及的事情

  • 我高中的时候,我的下铺是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我觉得一生中能遇到一个这么有缘分的人已经很难得了,没想到他还是我的同学而且竟然是我同宿舍的下铺。我高中的时候就觉得已经很巧了。完全没想到,我一生中还能在说是阶段遇到第二个这么有缘分的人。我的硕士舍友来自山东临沂,他竟然也是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我只活了二十几岁,就遇到了两个这么有缘分的人!
  • 2021/09/05 开学,但是我到 2021/09/26 才有了自己的工位。我不单单是在自己的工位附近大清洁,而且还清洗了空调的防尘网(感觉像从来没被清洗过)。干净的防尘网装上去之后,感觉空调吹出来的风也是清新的。
  • 忘记了从什么渠道第一次了解到 newsletter 这种媒介,同时第一次了解了什么叫做策展人(curator)。在 2021 年突然流行了一阵的中文 newsletter,确实极大改善了我的媒体食谱。我订阅的 newsletter 里面的资讯确实比公众号和新闻网站推送的咨询质量高很多。我也跟风建立了自己的 newsletter,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 2021/11/16 老板的太太开车载我们大学城的三个学生去南海校区。在其中一段高速路,老板的太太开到了 140 km/h!坐在后座的我们三个学生并没有什么感觉。
  • 我莫名奇妙开始玩即刻。
  • 我用了一些时间检索如何建立 blog,有幸发现了可以借助 Notion 建站的 nobilium 项目,根据这个线索继续检索之后,有幸发现了 NotionNext 项目。
  • 在借助 Notion 建立 blog 之后,我继续检索发现有不少可以借助 Notion 建站的工具。我使用 Super 建立了个人主页。
  • 受庄子HD的启发,我在 2021/12/31 和 Ben 一起拍了第一个年度总结视频。
  • 没想到,硕士期间最难的课是政治课。每一次课老师都会点名,如果被点到不在,同学会丢失大量的平时分,基本告别合格了。我的舍友很不幸,有一次逃课被点名点到了,最后他的政治挂科了。他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还要去上政治课。
  • 2022/5/11 我才在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 MEGC 的官网网站。终于发现一个有数据集提供的研究方向了。
  • 老板在今年也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我,竟然错过了老板的答辩。老板说他做的工作也不是很牛逼,也不好意思给我们看。老板偷偷和我们说,他算是 COVID-19 的受益者。老板说他混的这个博士,就是为了评职称。他原本还头疼,为了评职称,他要到境外交流学习一年,以他这个英文水平,估计够呛。但是因为 COVID-19,国家刚好在老板获得博士学位的前一年改了评职称的规则。评教授不需要有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历了。老板只要拿到博士学位,就能符合评选的条件。当然,后续老板也是比较顺利评上了教授。
  • 我和高中的同学雪儿和张瑞在广州聚了聚,发现房子、车子、未来孩子的教育等等问题,他们都没考虑过。他们说我很封建。
  • 2022 年 02 月底的时候准备要报名教师资格证科目三,没想到早在一月份就报名结束了。向 Ben 说这件事情,他一查,发现他报名了但是没缴费。
 

硕士二年级:2022/09—2023/08

学习

即使找到了 MEGC 这个提供了官方数据集的挑战赛,但是我看的论文很多都是用了很 fancy 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再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经过预处理的特征进行处理,但这些论文里面使用的标签和我下载的官方数据集中的有差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检索,我终于找到一篇从零开始处理数据集(from scratch)的文献了,后续我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了这篇文献。
不过这篇文献的代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变量命名很乱很不直观而且没有格式化。于是我把整个代码项目重构了,还是贯彻落实了从上至下的实用主义,遇到什么不会的再学什么,比如enumerate
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叫做 SOFTNet。这个深度学习模型方面比较简单,所以全部流程是写在一起的(包括模型训练和推理),但是换了较复杂的模型之后,处理时间大幅增加。如果模型后面的代码报错,那么改了代码之后前面的处理流程要重新干,又是几天的时间被浪费了。于是我继续重构代码,把整体的一体化处理处理流程拆成流水线的形式,将每一个流程环节单独拆分出来。这样子,就能实现从哪里崩溃,就从哪里重新开始实验。
寒假结束之后,突然发现一开始处理数据库的流水线的第一步——读取图片的代码是有问题的,又从头检查代码。检查之后发现图片裁剪的方法和代码是可以优化的。初步理解了为什么好代码都是重构出来的。后续随着实验的进行,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都被重构优化了。
我向师弟介绍我的工作,列出了提纲和相关指引,一步一步指引师弟在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师弟还有一个月就要开题报告了,我直接让师弟抄我的资料,先把眼前最紧急的这个任务完成。后续师弟和我说老板指派了新的研究方向给他,但是他从我这里学习的通用知识确实帮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
可能是在各种媒体里面看到的 Transformer 太多了,我决定一意孤行,执意要把 Self-Attention、Transformer 用到 Facial Expression Analysis 这个研究方向,我甚至想不出为什么。大概这就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吧。
我学了各种各样的 ViT 系列模型,想要弄清楚具体里面在干什么,认真学习每一行代码,但是学了几个结构之后,我确信研究创造出一个新的 ViT 系列模型是我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马上转到从上至下的实用主义,把重点放到 ViT 系列结构模型的应用上。
为了使用 ViT 的系列模型,我根据数据集具体的特点,通过加定语的方式模型需求找相对应的定语,并根据定语修改模型。其实就是给各种模型打补丁。数据集的数据量小,那我就找能应用到小数据量数据集的 ViT 系列模型。
各种 ViT 系列模型都使用 PyTorch 构建。我尝试过使用 TensorFlow 构建相同的模型,非常难或者实验速度非常慢。于是我决定了使用 PyTorch,我把之前基于 TensorFlow 写的代码移植到与 PyTorch 相适配。
我在 Windows 服务器尝试了使用基本的 ViT 做实验,直接占满了全部显存,其他用户用得非常卡。于是我从 Window 服务器换到 Linux 服务器,并且用了几个小时判断是否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使用 Linux。我发现并不用,只要学会最常用的几个命令,就能满足我做实验的需求。
我用 Linux 服务器疯狂做实验,两张 2080 Ti 显卡的显存被我的四个实验进程塞满了。
放寒假之前使用 RustDesk 置了远程桌面,寒假也一直在用远程桌面控制实验室的服务器做实验。
我写了一个专利,发现如果不是真的有用的东西,那么专利都是用来骗钱的。我一个搞材料的舍友告诉我,他们实验组甚至会在刚开始实验的时候就开始着手申请专利。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2023 年三月下旬我终于做出了超越 baseline 性能的结果,并且我又找到了新的两个测试数据集。为了堆工作量,我继续做实验。三月底测试实验也差不多完成了,期间我边写论文边整理数据。
四月中旬论文快写完了,我开始和老板沟通投稿的事情,期间开始写自己的简历。根据老板建议的期刊查什么是 issue,什么是 cover letter。我在四月底开始投稿,期间根据老板的意见补图片调整段落位置和文字描述。
我投了两个期刊,都受到 desk rejection。我慌了!我根据老板的建议把论文强调的重点从强调方法转到强调整个流程。五月中旬投的第三个期刊也拒稿了,不过编辑用邮件和老板说明了原因。是查重率过高,达到了 43%。师兄骗我!师兄之前和我说投稿英文期刊不用管查重率的。
六月底论文搞定之后我马上开始复习雅思,复习了两个月考出了总分 7.5。期间我一直在用 LLaMA 2 辅助我复习雅思的口语。
我借助 ChatGPT 学术版改论文,半天只能改一个 subsection。同时,我也使用各种 Plagiarism Checker 检查重复率。没想到,查重率达到要求之后,后续的审稿流程挺顺利的。到六月中旬,文章竟然接收并且全流程都走完了。
 

生活

我邀请保研到浙江大学的师弟火山哥作为播客嘉宾聊天。根据他的描述,果然顶尖大学的学生的能力确实牛逼。根据火山哥所说,他班上已经有同学在做 Web 3.0 的创业项目了,而我周围的同学连 Web 3.0 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2022/10/4 跟着实验室的同学和师兄师姐一起爬白云山,爬上了摩星岭。好累好热好潮湿,进入有溪流的区域,甚至眼镜会起雾。栈道是新的,还能闻到新鲜的油漆味。晚上大家回大学城吃萨莉亚,好几个师兄直接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在萨莉亚吃饭的时候,我们甚至把畅饮饮料机喝到只能出饮用水了。
我从开学就开始断断续续复习教师资格证。到了考试的时候,考场还是女生居多。同时,考试的时候很多人没做完。我不会做的题也很多,但是某些题目是例题的变形,过程我确实推不出来,我只能省略部分推理过程,把印象中的结果写上去。
硕士的课已经上完了,但是要听讲座。我学会了将个人信息填在快捷短语,能快速填写完抢讲座的线上问卷。我顺利抢到了不少线上讲座,最忙的一天在同一时间用了虚拟机登录不同账号同时在听三个线上讲座。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实验室整层楼都阳了。不过病毒的时间线卡得挺严谨得,大概一个星期大家都好得差不多可以回去上班了。
朋友 Ines 去香港读博士了,好厉害。我行不行?开始用 Notion 收集教授的信息。
我寒假在家打球的时候遇到一个东莞安东尼,他力量很强,但是他会根据防守者的力量和体型调整他的进攻方式和力度。我防守他的时候,他也没有用力量和体型强吃我。这种打球方式让我想起了沛洋,我防守他进攻的时候,他也是收着打。
 

值得提及的事情

  • 用了一天时间疯狂补豆瓣电影评分。
  • 制作了自己的播客。
  • 参加了一个恋爱团体辅助课程,和我想象中区别很大,感觉没什么收获。
  • 2022/11/10 开始被封在宿舍。封了大概二十天,学校全程包了学生的一日三餐,菜品丰富营养丰盛,比学生自己吃的还好。我很好奇,钱从哪儿来?
  • 2022/11/30 The COVID-19 is over。历史会铭记这一天。甚至当天早上我们还在做核酸检测,中午就接到学校通知全部检测暂停,而且已经送到实验室但是还没检测的样品也暂停检测。
  • 服务器崩了,我进了机房。我知道服务器的风扇吵,没想到竟然这么吵!风扇吹出的风好热。服务器开机的时候,风扇的声音大到我以为服务器要起飞了。
  • 过年的时候我进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 2》,甚至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什么时候。
  • 做实验的时候,我以为很厉害的方法堆在一起,堆得越多性能肯定越好,发现根本不是。
  • 断断续续每天用 15 分钟复习教师资格证试讲,结果过了。
  • 我的阿公三月份去世了,明明过年的时候还去探望了他。
  • 我在生日当天在广州参与了献血,获得了献血纪念银币。
  • 2023/03/19 在天桥偶遇本科同学沛洋。当天我在中午的时候配置实验参数到 12:20,这比我平时去饭堂的时间要晚不少。真的太巧了,任何一个环节有点变化我们都可能遇不上。
  • 实验室的师兄们都去实习和找工作了。我什么时候确实直观感受到紧迫感?自己叫桶装水的时候。
  • 我参加学校的游泳比赛,报名了超级多项目。我报名了四项个人项目、三项接力项目,就是功利性地为了评奖学金加分。
  • 为了在手机 app 上面看雅思的阅读文章,我调整手机的 dpi=1000,结果直接报错无响应了。我只能格式化手机,导致所有的照片都没了。
  • 我从 325 里搬了一台积满灰尘的打印机到我的实验室 303,发现竟然是能用的。到硕士三年级的时候,325 的打印机出问题了,这台备胎打印机一夜转正。
  • 我从微软双拼转换到小鹤双拼,不用打分词了,用了大概一个星期完成适应。
  • 写了自己的 CV of Failures。
 

硕士三年级:2023/09—2024/06

找工作

我从九月份到十月份花了一个月套瓷,一开始还很认真看各位老师的论文,写下我的想法再发送邮件。几乎没有任何回应。我甚至很感激回复我拒绝的老师。反而后续一些因为完全没有信心而发送的海套邮件收到了一些回应。但是没有任何老师对我当他的学生表示出任何兴趣。
我给一个澳门大学的博导的 repository 做贡献,他回复我提出的 issue,但是他就是不回我邮件。
我慌了。开始病急乱投医。我和老板打听,学校里新来的和老板合作的王老师招不招博士。2023/10/17 上午我到王老师的实验室参观,下午参加香港某局宣讲会。
没想到香港某局通知我,我的审核没问题,可以报考这个公务员岗位。我马上联系沛洋初步了解了公务员考试,并且马上开始复习。从 10/18 到 11/26 国考相当于我就只复习了一个月就上考场了。难度很大,我尽力写了。
考完国考我马上开始准备选调,并且开始和我爸吵架。我爸让我去考教师。
东莞教育局在广州招老师,爸妈让我报名试试。行吧,就复习了三四天。不过这一场招聘报名我这个岗位得就五个人,根据规则,进入面试得比例是 1:5,也就是说我只要合格就能进入面试。
拿到了教师 offer 之后,我确实懈怠了,没有了那种冲劲。我发现没有什么合适的公司或者老师可以投简历的。我想去的地方不要我。高不成低不就的。
春节回家还是在检索各种东西,又在找读博士的机会;又在复习公考;又在尝试给公司投简历。我开始怀疑自己,最恐怖的是到了这个时候我竟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搜索得越多,越发现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一定是老师的水平相差很多,但是整体的氛围确实区别很大。高层次的学校能给学生提供很多项目机会,也有很多学生进入公司工作。但是在比较普通的学校就读的学生,更多地是到普通本科当教师。
和家里讨论之后,父母说我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认真准备省考,这次再不行就放弃吧。看了好多视频,做了不少练习,感觉确实做题的正确率有提升。我从一月份复习到三月份中旬,感觉考试的时候做得还挺顺利的。刚考完的第二天去预估分数感觉有机会进面试。再过几天去看预估的排名,第一名竟然是 99 分?!
从周围同学找工作的反馈来看,今年的大环境确实不好。之前在研究 NLP 的组的师兄师姐有好几个进了大厂做研发,但是有一两个被裁了,还有很多被转岗到开发了。我的舍友拿了国家奖学金,他说往年按他这个水平,混个大厂 offer 还是有可能的,今年完全不可能。最后这个舍友去了银行的开发总部,base 珠海。隔壁研究光学器件的项目组,往年的传统都是自学电路设计,再去找电路设计相关的工作。这个项目组的同学说,上一年,他们的师兄师姐能找到设计岗,今年,他们就只能找到验证岗了,并且还说他们的师弟师妹下一年能不能找到测试岗都不一定。不过,我依然有硕士同学去了 VIVO 当工程师,我觉得他们非常厉害。我本科保研或者考研去 985 的同学,几乎都去了华为。
从四月底到毕业,我一直断断续续在目前的工作单位实习,在实习期间上了四节课。
 

学习

为了写毕业论文,我在知网参考相关的毕业论文,发现没什么参考。研究方向和我的比较吻合的毕业论文大多数是主要介绍两项工作。有一两篇毕业论文其中一项工作是数据预处理,另一项工作是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经过预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
当时边复习省考边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初稿提交时间竟然就在省考的前一天。我的另一个师兄和我说毕业论文盲审很水的,只要有相关成果,几乎不可能不过。于是当时我写毕业论文的态度就是“毕业论文哪有省考重要”!
师兄又骗我!我的毕业论文盲审就不过!我非常慌!我很怕毕不了业!这对我的工作和后续的种种事宜都有很大的影响。老板也挺紧张,终于给了我一些指导。我用两天加了很多数据、实验分析……调整了内容排布并且着重修改了摘要。还好,二次送审我的论文过了。
后来才知道,很多同学这次都大意了。南海校区有两个拿了国家奖学金的同学竟然也不过。
绝大多数同学的毕业论文都主要介绍了两项工作。NLP 组的同学很多都是折腾出了一个方法之后,换一个损失函数或者优化函数或者给深度学习模型打个补丁,就当作第二个工作了。可是,无论第一第二项工作如何折腾出来,以及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评委在答辩的时候都会 judge 大家。
如果第二项工作是第一项工作的优化,那么评委会问为什么不抛弃第一项工作,只留下第二项工作,因为第二项工作比第一项工作牛逼嘛;如果第二项工作与第一项工作是顺承的关系,那么评委会问,为什么第一项工作和第二项工作不能合二为一变成一项大工作,因为把流程整合之后确实完整性更强;如果第一项工作和第二项工作属于不同的研究方向,那么评委会问为什么两项工作之间没有顺承的关系……确实,评委的提问有道理。确实,每个问题都能想出有合理性的解答。但是这种全面打击式的提问,确实让学生们感觉有点难受。
搞完毕业论文,我对华南师大产生了抵触心理,只要在华南师大待着就觉得有点膈应。
 

值得提及的事情

  • 2023/09/26 师弟和我说他被老板放鸽子了,老板说师弟原本要做的脑电处理给师弟的师弟师妹们干,让师弟接手我的工作。
  • 高中同学伦哥结婚了。整个会场都是村里的长辈,只有我们一桌年轻人。很让人高兴的是,伦哥叫到的高中同学都来了!当天只要喝酒的同学都喝醉了,我也第一次喝醉了。是抵挡不住的困意。
  • 高中同学昊哥从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毕业,要去帝国理工读博士了,真的牛逼!那可是帝国理工呀!
  • 2023/10/17 我参加香港某局宣讲会。第二天工作人员告诉我审核过了,还保证我可以继续找博士机会,并且考这个公务员岗位和我其他找工作等等的事宜是不冲突的。这个工作岗位也是挺神秘的,只知道工作地点在香港,其他一概不知,连报名都是工作人员帮我们考生报的。它越神秘,我就越觉得有隐藏加分,我就越觉得我有可能考上,我的幻想就越强烈。
  • 实验室的同学宇帆看了一个星期的公考教学视频就开始做选调生的真题,平均分 90+
  • 2023/12/17 我上午考教师编制下午考选调笔试。我在考完选调笔试之前都不觉得困和累,反而觉得很充实。回到宿舍感到很 exhausted。
  • 发现了一辆从东莞到广州白江地铁站的公交车——莞 75 快线。这趟巴士和莞 75 途径的路线是一样的,只不过快线经停的站点少了很多。第一次坐这辆巴士的时候,我看着莞 75 快线超越了三四辆莞 75。
  • 一个星期之内教师招聘流程全部搞定了。最后一关试讲完了之后,我在等成绩的时候绕生物岛走了整整一圈。
  • 选调生考试出成绩了。行测 63, 申论 69.5,排第 8。未进入面试环节。
  • 2024/01/14 国考出成绩了,行测 57.2,申论 51,未通过分数线。所有美好的幻想全部破灭。
  • 2024/04/09 省考出成绩了,我只排 12 名。未进入面试环节。
  • 没想到,毕业论文盲审不过这种事情,竟然会发生在我身上。不过从事后马后炮的角度分析,我的毕业论文确实问题多多。
  • 为了第二天的论文答辩,我在答辩的前一天回学校出家门的时候撞断了眼镜腿。答辩完了回家去配眼镜,发现之前的旧眼镜的度数左右眼是相反的!
  • 答辩的时候,评委组长发现一个数据错误。0.0638 被我写成了 0.6380!当时真的吓得冷汗都下来了。
  • 五月中旬受到了 BYD 的面试通知,很快就收到了 offer,我很感激。这份认可让我感觉我还是有一点价值的。
  • 作为助理班主任跟着学生去深圳研学。
  • 吃谢师宴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老板的女儿找工作的情况有点复杂。其实老板的女儿很强,华南理工本科,南洋理工硕士。但是她的国考选调省考都是我老板帮忙报名的,她找工作的简历也是我老板投的。我们实验室的同学都感觉她被我们老板保护地太好了。
  • 第一次担任论文审稿人。我审了一篇投稿到 PRCV2024(CCF C 级别)的论文。
  • 毕业典礼的时候爸妈时隔多年再一次来学校,同时也是第一次进我的实验室。老爸说学校像工厂,一点大学和人文气息都没有。
  • 师弟再次被老板放鸽子。老板突然说因为经费紧张,师弟不能发 SCI 论文了。师弟当天真的心灰意冷,甚至和我说他不想搞了。还好师弟最后找到了一个只需要三四千版面费的 EI 期刊,论文也顺利发表,他也达到毕业条件了。
  • 快毕业的时候,东莞新开了一条巴士线路,能从我家门口坐到广州白江地铁站。我只坐过两次,就毕业了。
 

毕业之后:2024/07—2024/08

我参加了东莞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我发现我回答不上来“我为什么当老师?”这个问题。我真的只是不小心考上了。
根据消息,今年东莞市新招的老师里面有五个博士,三个博士是高中物理教师,一个是西南大学研究材料的;一个是中山大学的;另一个是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凝聚态的。其他的博士一个是初中物理教师,另一个是历史教师。怎么今年大环境真的不好吗?博士竟然来当中小学教师?!
同事问我硕士的科研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概括说一般是已经存在了一个问题,然后科研工作人员就从其他地方借鉴一个方法或者修改一个已有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你很强,可以尝试创造一个问题或者定义一个问题。我说的应该没问题吧。
有很多长辈从稳定性、工资待遇等等角度帮我分析当教师是性价比多么高的一份工作,但是我听了都不以为然。不过一位同样是在高中当教师的长辈说的一番话,是唯一让我觉得有道理并且认可的。她说:
我当年也说打死不当老师。
……
可以把当教师当作人生的一种体验、一项经历。
 

值得提及的事情

  • 师弟来东莞实习,我们聚餐得时候师弟说当时政府或者学校承诺要发的补贴一分钱也没看到。
  • 去了深圳找沛洋玩,非常开心!他开着特斯拉载着我走过了深圳三条主干道——北环大道、深南大道、滨河(海)大道。这一天让我对深圳大有改观!当天是七夕节,哪里都是人。沛洋说不是大环境不好,是我们的钱包不太好。
  • 我的小学同学在 2021 年去世了。这么多年,我每年都会与这位同学的爸妈吃饭。但是今年是我第一次去祭拜这位同学。
 

链接

  • 记录
  • 我身边的教育家学生的军训感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