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团辅手记一
2022-10-19
| 2024-11-8
0  |  阅读时长 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签到

活动开始前是有签到环节的,我发现我是名单里的最后一个,而且我是第 56 个参与者。我记得活动推送里面限定了参与人数为 50 人,我觉得既好奇又奇怪。
我觉得这种团辅活动是很正经的能与女生互动的活动,能在互动中判断自己的言语、行为、想法是否对女性友好,非常难得。即使是直男或者宅男单纯为了结交异性,在校园生活中,除了社团活动,有互动环节的团辅活动,也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进入教室,等学生陆续到了之后,缺发现只有五个男生,男的不行啊!
老师进入教室后,首先提问了大家为什么来参加这次活动,绝大部分女生竟然说是为了学分!哈?!这种比较敏感的课,不应该每个学生都很珍惜机会,很希望来参加活动吗?原来女的也不行啊!
 

匹配 Partner

接着助教进来,首先要进行分组,大家根据助教提出的问题写下自己的答案,根据答案进行分组。
 

问题:

  1. 幸运数字是双数还是单数?
  1. 喜不喜欢吃辣?
  1. 最喜欢的饮品店名和饮品名?
  1. 喜欢运动吗?喜欢什么运动?
  1. 早睡派还是晚睡派?
  1. 为什么选择来参加恋爱心理团辅?
  1. 赞不赞成大学期间谈恋爱?
 

我的答案:

  1. 双数。
  1. 说不上喜欢,能吃。
  1. Luckin Coffee 的冰美式。我平时不喝饮料,也没有喝奶茶喝咖啡的习惯,不过为了能更好地参与后续的活动,我还是编造了这个答案。
  1. 算喜欢吧,喜欢篮球。
  1. 早睡派。
  1. 很早就听过沈奕斐老师的播客和看过她的视频,而且也看过戴锦华老师和梁永安老师的视频,一直对恋爱心理学很好奇,既然学校有课程活动,而且学校的心理学还是全国 top 3,why not?
  1. 赞成,结婚也行呀!
 

我的 Partner LZQ

首先通过第一个问题进行初步分组的时候就让我很震惊,助教说幸运数字是单数的同学请站起来的时候,唰一下,站起来了整个班五分之四的学生,助教和学生都惊呆了。接下来就是根据大家的答案进行自由匹配,很不幸,由于我的幸运数字是双数,而且我一开始选的位置很偏僻,周围的幸运数字也是双数的可匹配的同学只剩下一个男生。
不是吧,整个活动就五个男生,这样子还要男生之间匹配?!我不接受,我环视一周,选择主动求变。我从教室的一个角落,走到另一个角落,问另外两个组成了 partner 的女生要不要尝试异性匹配,很顺利地,我与一位女同学组成了 partner,她的名字叫 LZQ。
不过 LZQ 同学原本的 partner 女同学 A 就比较尴尬了,她对问题 4 比较执着,她不喜欢运动,而且也希望对方是不喜欢运动的,我看她问了五六个剩下还没匹配的同学,还好最后找到 partner 了。这让我想起之前在一个视频里看到的片段:
我们每个人对于恋爱,或者对于喜欢,都是由自己的价值取向的嘛,就是它有价值排序的嘛,对我来说,恋爱需求池里面都有:陪伴、尊重、理解、好奇、天真……各种品质的总和。那我可能会把品质放在第一位,但是对于别人来说,他的第一位是陪伴,那当我们两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排序不 match 的时候,我们势必是走不远的。我对于这样子的选择,感到很难过,因为我们后面都一样啊,我们 2345 都一样,但我们的 1 就是不一样。
 

与 Partner 的破冰

接下来老师进入教室,给大家布置与 partner 共同聊天的话题。

话题:

  1. 自我介绍,包括兴趣爱好和为什么来团辅?
  1. 说一说最深刻的爱情故事。
  1. 自己在爱情中的性格,希望遇到什么样的人?
 

我的答案:

  1. 我是 Eddie,一个电子信息类的工科学生,现在是硕士二年级。兴趣爱好是上网冲浪,喜欢看文章和博客,也会看书看电影和听网络电台。为什么来参加团辅的答案与上文答案 6 一样。
  1. 最深刻的爱情故事是《花束般的恋爱》中的故事,男女主竟然很难得的兴趣爱好完全 match。不过看了不少评论和采访才知道,原来男女主只是喜欢的东西一样,但是对这样东西两个人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也没有认识到对方的感受,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方的兴趣爱好谈恋爱,或者说他们只是在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谈恋爱,所以最后才会分开。
    1. 两个主人公都没有说出真心话呢。最开始就是因为喜欢的东西、文化一样,彼此的感受反而就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俩总是借助某个作品里的台词,要通过某个人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够交流地下去,为后来埋下了伏笔。(不过想起来,似乎我也是这样的人)
  1. 希望在恋爱中是一个被动者,没谈过恋爱,不知道主动的一方要如何表达爱,但是感觉自己还是能合格地接受和反馈爱。
 

LZQ 的答案:

  1. 我是 LZQ,是法学院的大一学生。兴趣爱好是追剧看综艺,运动喜欢打羽毛球。来参加团辅是因为我是校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协会的成员,在协会内就知道有这个活动,而且本身对恋爱心理学也挺感兴趣的。
  1. 印象最深刻的爱情故事是高中一对 couple 的故事,他们很恩爱,他们有很多相似性,性格很一致,爱好很一致,就连腿型都很像,就像姐弟一样。
  1. 时间到了,没来得及说。
 

我与 LZQ 的聊天

关于第一个问题,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在想该怎么解释我喜欢上网冲浪这件事,说喜欢看 newsletter 和看各种文章收集信息,别人肯定不知道 newsletter 是什么,收集信息听起来也有点装。我还是换成了更稳妥的文章、博客、书、电影、网络电台。在我回答完听过沈奕斐老师的节目之后,LZQ 就说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并且在老师讲话的空闲时间就上 bilibili 查,我对这个行为很有好感。这种行为让我很有好感,让我觉得她有认真听我说话,并且对我说的感兴趣,而不是敷衍我。
对第二个问题我还没开口,准备回答的时候,LZQ 就感到很惊讶,她惊讶于我没谈过恋爱竟然有印象深刻的爱情故事。哦,还有,她对我已经研究生了竟然没有谈过恋爱也挺惊讶的。说回问答问题的情况,在我回答完之后,她对电影表示强烈兴趣之余,还在我交代了电影中男女主的恋爱剧情,但还没剧透完之前,就猜说男女主这样子是不能走到最后的。我对她展现出来的与年龄不相符的对恋爱知识的了解感到惊讶。
而对 LZQ 的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说我看过很多正经报道,比如[1][2],人类交朋友或者谈恋爱,都喜欢找与自己相似的人,除了心理层面,还跟基因有关系。所以,LZQ 回答的说她高中了解到的那对 couple 在一起有可能还跟生物学有关系。听完我的回答,LZQ 就回答说,原来你平时上网就看这些东西呀!对呀,解释我上网冲浪干什么,最好的就是在谈话中用例子解释,可惜这前提是要在话题开启之后,但平时别人问我平时干啥都是为了开启话题,这不矛盾了吗?
[1] J. H. Fowler, J. E. Settle, and N. A. Christakis, “Correlated genotypes in friendship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8, no. 5, pp. 1993–1997, Feb. 2011, doi: 10.1073/pnas.1011687108. [2]李学梅.基因可能影响部分人群择偶[J].前沿科学,2008(03):95.
关于第三个问题,LZQ 对我抛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我一时语塞了,似乎真的没有为什么,我本来的性格就不喜欢主动,我爸妈也说过我可能适合被追,的确是这样。
 

模拟相亲

下一个环节是四对男女同学站出来,模拟相亲,剩下的同学猜最后的匹配情况。毫无犹豫,我高举我的手报名参加。老师给出来参加活动的同学定的游戏规则,是要尽可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投票。但是我给自己定了另外的游戏规则,我把这当作一次小型的公开审判会,我想试验一下我的回答会让女生有什么样的感觉。
 

自我介绍

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我在这个环节的名称是男一号,自我介绍和上面的回答一样,关于上网冲浪我当时还是没有想好怎么解释,我说我不是喜欢刷短视频,是喜欢看机构媒体发的长文和评论,也喜欢看书看电影和听网络电台。从台下其他同学和台上四位女同学的表情来看,大家都没听懂。为了让我的形象不那么宅,我还说我平时还会去看展逛博物馆,这里我大概觉得应该是之后会被提问的地方。其他参与者回答的我已经记不太清了,这里也只记录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男二号是甘肃的,是文学院的,他一直戴着有大漠特色的帽子。不过他给我的感觉有点吊儿郎当,而且他自己也说,他对事情比较无所谓。
男三号说喜欢旅游。
男四号说喜欢看动漫和打游戏,特意强调了最近喜欢看《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和玩《赛博朋克 2077》。我好奇的是说动漫和游戏,真的能引起女生的兴趣吗?
女一号说自己能做饭做家务,脾气很好不会生气。在后面的问答环节,一共有两个男生,包括我,都记错成女一号喜欢做饭做家务了。这让我感觉很奇怪,女一号这样子的自我介绍,在我看来是比较“严肃”的,应该是两个人交往了有一段时间,大家重新自我介绍让对方更进一步了解的时候,才会说到家务事。一开始就这么聊,太 serious 了。
女二号说自己是教育学专业的,而且强调了自己是小镇青年,这个词这样用合适吗?
女三号说自己是转专业的学生,这也成为了之后提问环节被主要问的地方。
女四号说喜欢运动,什么运动都可以,而且说自己是来自新疆的。
 

自由问答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每人有两个问题,询问自己最想提问的异性。我只记得与我有关的问答,其他同学问答的记忆就很模糊了。
 
我问女一号:现在平权思想比较流行,你说喜欢做饭做家务(被纠正成【能】做饭做家务),那在相处的时候,会把做饭做家务当作自己的事,还是说这是两个人的责任,应该共同承担。(这是我真实想问的,女一号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开始就提及做饭做家务,我想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想知道她是不是有一些很前卫的思想。)
女一号回答:肯定是要共同承担的,我只是说了我能,其实并不代表我喜欢。在恋爱关系中共同承担家务是一种承诺和责任心的体现,我觉得很重要。(Okay,fine,这个回答很棒,不过我还是不懂为什么要在自我介绍一开始的时候提这件事)
 
我问女四号:你说喜欢运动,那有没有为什么喜欢运动?是因为要 keep fit,还是说通过运动缓解压力?(我实在想不到要问啥了)
女四号回答:因为运动让我感到放松,运动完之后也感觉很有动力干其他事情,而且通过运动能结交很多朋友。
 
女一号问我:你的兴趣爱好挺广泛的,但是女生也不一定喜欢你喜欢的东西,那你会陪女生干她喜欢的事情吗?比如逛街什么的?
我回答:那当然啊!(所有同学都笑了)首先我觉得两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可能完全 match。其次有可能我干的某件事女生其实并不不喜欢,但是她还是陪我一起,那现在女生想干她喜欢的事情,那“礼尚往来”我也应该陪她,如果她想的话。而且我觉得在一起干什么的事情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在一起的时候的陪伴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女二号问我:看展览逛博物馆到底是看什么?
我回答:首先我会很单纯地看展品好不好看,其次我会看展品的介绍,以及与创作者有关的故事。展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创作者为什么要制作这件展品,展品有没有表达创作者的什么想法……我会对这些背后的故事感兴趣。当然,我也喜欢给漂亮的展品拍照。
 
女三号问我:喜欢自己的专业吗?
我回答:有点难界定到底什么是喜欢。在我自己的专业领域,我能用我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而且以后觉大概率我也是做与我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那我的专业知识能给我换来报酬,所以我自己的专业给我一种确定性和安全感。但是说到兴趣和好奇心,我也喜欢我的专业,因为是科技领域,比较刺激。但是可能我对其他专业,特别是人文社科及艺术的专业更感兴趣更好奇,因为不懂的更多,通常稍微探索一下就能学到很神奇的新东西。
 
女四号问我:喜欢什么运动?运动喜欢一个人还是和别人一起?
我回答:几乎什么运动都喜欢,不过玩得最多的还是跑步、打篮球、游泳。如果是团体运动,比如篮球,与别人一起会好玩一点,因为一个人投篮捡球挺累的。(说到这里很明显四位女生都笑了,okay,这是一个很棒的笑点)但如果是比较适合一个人的运动,比如跑步和游泳,我会喜欢一个人,因为如果和别人一起,我会忍不住和别人说话,不说话我会感觉有点尴尬,但是说话就不能认真做运动了。
 
某一位女同学问男三号:你说喜欢旅游,那国内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男三号:新疆。(台下的同学开始起哄了,因为台上的女四号的家乡就是新疆)
 
某一位女同学问男四号:你喜欢看动漫玩游戏,那如何平衡学习与玩乐时间。
男四号:我会划清学习与放松的时间,比如过了十点,我就可以开始玩了。而且可能将玩游戏作为学习的奖励,比如说学高数学累了,就用玩游戏看番剧放松一下。(我对男四号的回答不关心,但是他说的学高数在之后还被老师表扬了,我觉得很奇怪。不说学习,而是具体说学高数,在我看来有点显摆自己理工科学生的感觉。我一直很注意尽量少涉及理工类的话题,我觉得这样会让对方觉得有距离感,但是男四号这样那么具体地说出理工科的科目名称,我觉得很幼稚。)
 

投票匹配

接下来进入投票环节,台上的四对男女,每人需要给最喜欢的异性投票,不能不投。
我投票给了女一号,实在觉得四位女生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其中最喜欢的是女一号。喜欢她有关家务的回答,而且她的站姿和神态表现得都很松弛很自信。
唱票环节结束,大家的匹配结果毫无规律。这时,老师说让八位同学进到另外一个小房间,进行两分钟的聊天,最后还会有一次重新匹配的机会。
进入小房间,大家首先坐在大沙发上,感叹一下站了好久真的累了。接着有半分钟谁都没有说话,之后不知谁问了男四号是哪里人,得到回答是广州人之后,女一号也说自己是广州人,不过他们两个的普通话都很标准,完全听不出有广东口音,接下来女一号和男四号很自然就聊起来了。我猜,最后他们肯定是相互选择的。
这时,女二号也问我的家乡,并且解释到我的普通话口音很重。What?!我首先感到的是震惊,我在剪辑那么多期播客的时候,觉得我自己的普通话在注意发音的情况下,并没有那么糟糕,没想到在别人听起来原来是那么不堪。我说我来自东莞,女二号说她来自河源,顿时感觉因为地域关系大家之间的距离减弱了不少。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了我平时会看哪些展,不过这里我又有点语塞了,我现实中去过而且叫得出名字的展览只有“落日书展”,其他的展览我能记得里面一两件展品或者我的感受,名字是真的忘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没聊几句,助理就走进来说两分钟已到,大家重新回去教室投票。
填选票的时候我还纠结过要填女一号还是女二号,仔细想了想,女一号应该会与男四号互相选。再回忆一下刚刚在小房间里的聊天情况,刚好是两两聊天,这很大概率也会和最后的匹配情况对应。犹豫过后,我填了女二号。
新一轮唱票结束,四男四女刚好相互选择,匹配成了四对 couple,我与女二号恰好相互选择。
回到座位很自然就与活动一开始匹配的 partner LZQ 聊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选择结果呢?我觉得这和相似性有关,大家都从对方身上找共同点,找到了好感度瞬间提升不少。这个共同点可以是家乡的地理位置相近、大家的兴趣有相一致的地方……由于游戏规则是必须要选,那在只有四个选项的情况下,选好感度最高的也很正常。
下课的时候与 LZQ 互相加了微信,而且出了教室门发现女二号在门口等我,就为了加我的微信,我很感动,真心的,并且也在微信上对女二号表示了感谢。
有趣的是 LZQ 和女二号都在知道我是硕士之后,表示看不出,哈哈哈。我也向她们表示感谢,说谢谢你们变相夸我年轻。不过我也认真想了想,研究生和本科生真的能看出什么区别吗?不见得,我实验室里有几个博士师兄,甚至有一个还结婚了,大家看上去都和本科生没什么差别。
 

后续

官方回顾

看完之后,我觉着这虽然记录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情节、结果,但太官方了,缺少了同学(比如我)的想法。很多事情比如我为什么参与模拟相亲、我与女二号最后如何相互选择匹配……都非常有趣,但在官方的回顾里就只看到结果了。
 

心理影院观影

感谢 LZQ 的邀请,我也参与了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协会的观影活动,与两百多个同学一起看《恋恋笔记本》。巧了,这部电影我不久前看过,还翻阅了很多豆瓣的短评长评,所以同学的分享我感觉和豆瓣网友的分享是差不多的,新鲜感也没那么强。最后的环节,有一位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师姐作点评,不过又恰好我最近在看恋爱心理学相关的书,比如《爱的沟通》和《亲密关系》,师姐的分享也和书里的差不多,所以我觉得没有我想象中有趣。不过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很多参与活动的同学已经开始在评论区发自己的微信号了,果然很多人一起看爱情电影最后都会变成相亲现场。
 
  • group-counseling
  • 模拟恋爱和婚姻重阳节登山记
    Loading...